第一部分 导论 第1节 星占学与天文学
在现代公众心目中,星占学(astrology)与天文学(astronomy)两者显然是根本不同的东西:前者是迷信而后者是科学。然而在历史上,情况并非如此。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再稍往后一些的年代,星占学家和天文学家还是无法区分的——他们从来就是同一种人。在拉丁文中,他们被称为astrologus;他们所操的职业则称为astrologia,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α,στρολογια,意为星象学,也即星占学。星占学在汉语中又常译成占星术或星占术,本书则统一使用“星占学”一词,因为拉丁文中后缀-ology按照惯例都译作“学”。
“天文”一词在中国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易经》里保留着这个词的原始用法。《易·彖·贲》上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系辞上》又说: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这里“天文”的含义都是指天象,即各种天体交错运行而在天空上所呈现的景象,这种景象被称为“文”。不过古人仰观天象,其目的并非探索自然奥秘,而是为了从天象中看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这正是星占学的根本宗旨。因此在古代中国,“天文”一词通常都是指仰观天象以占知人事吉凶的学问,即星占学。
按照上面所述的古义,“天文学”一词理应用来对译astrology才对,但是如今却用来对译astronomy。当然,约定俗成既久,也就只好沿用下去。不过对于打算了解星占学历史和天文学史的人来说,这方面的区别却不能不搞清楚。
天文学和天文学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组现代的观念,古代则只有星占学和星占学家。我们之所以说古代星占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同一种人,主要是因为,星占学家确实掌握着天文学知识(只是现代天文学知识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天体测量方面)——这是他们从事星占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种活动的性质和进行此种活动所需的工具,显然不能混为一谈。不幸的是以往的大量宣传性读物已在一般公众中造成了根深蒂固的误解,似乎古代真有那么一大批“天文学家”在从事着与今天的天文学性质完全相同的科学活动,而这并不是历史事实。即使在古代星占学家自己的主观意识中,他也是把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看成是旨在寻求“天人之际”的大奥秘并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而绝不是像许多现代读物所强加到他们头上的那样,看成是进行所谓“科学研究”。
还有人将星占学与天文学的关系比作炼金术与现代化学的关系,这也有不甚贴切之处。炼金术随着现代化学的兴起而衰亡,大体上呈现为后者替代了前者的局面;而星占学在天文学从它那里独立出来并迅猛发展之后,却并未衰亡。事实上,星占学迄今仍在欧美各国广泛流传。比如有些报纸上每天都要登载算命天宫图(horoscope),偶有一天未载竟还会有读者提出抗议;又如前几年还有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根据星占学行事”的传闻,在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此外还有出版星占学专业杂志的,开办星占学专门学校的,种种花样,不一而足。近年且有输入中国的端倪。
在古代,星占学曾经哺育了天文学的萌芽,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这一现象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世界都无例外。所以今天人们只要试图研究天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只要试图了解古代社会中的科学—文化史,就不能不认真回顾历史上的星占学。至于在现代天文学早已高度发展、人类已经登上月球、飞船已经奔向火星的今天,仍在世界各地流传着的星占学,尽管它的算命天宫图已可用电脑排算,实际上则只剩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若干价值,而不再具有任何科学意义。
|